1984年的秋天,在久负盛名的友谊会堂,数百名经济学家、政要以及上海市经济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,一场关于“改造振兴上海经济”讨论在这里展开。80年代的上海,一座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,由于投资严重不足,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。上海,这个曾经远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,期待着再次腾飞。
得不到中央财政的支持,银行成为解决资金难题唯一出路。然而原有的金融体制再一次束缚了上海的振兴。人们意识到,经济体制的变革,需要金融体制的配合。
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配套不只是上海的“短板:,也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,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后,成立了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小组,研究小组经过广泛的调研,拟定了一份针对原有金融体制弊端的改革方案,方案中提出要建设灵活、 高效、 多样的金融体制,建立股份制,地区性银行等。
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小组的成立揭开了金融改革的序幕,上海筹建新银行振兴上海经济的想法变得可行。一家全新的综合性商业银行即将诞生,然而新银行的名字却引发了争议,各方意见纷呈。
众多方案之中,一个熟悉的名字进入了人们的视线,相似的背景,相似的使命,相似的期许,历史再次选择了他——“交通银行”
时代默默地翻开了交通银行新的一页,新银行筹备小组在上海市委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,筹备组的骨干均来自上海市经济金融界的实权部门。
“交通银行”的定名,寄托了人民对深化改革、振兴经济的期望,而在具体的筹建中,却也带来了新的问题,如何解决台湾、香港、菲律宾三地交通银行同名的问题,就是其中之一。
问题接踵而至。在新银行总部的选址上,分歧又出现了。中国四大国银行总部都在北京,而且原交通银行总部也在北京,重组后交行总部又该设在哪里?
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,交行的重组工作终于进入了实质阶段。对于筹备组来说,如何定位重组后的交行,成为重组成功与否的关键。经过一番细致的讨论,最终确定重组后的交行将成为一家股份制、综合性、多元化的全国商业银行。然而,这个方案一经公布,一石激起千层浪,各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。
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声,将筹备小组推向了风口浪尖,这一刻,交行人没有选择退却,而是充分展现出改革先行者的魄力与决心。
改革的脚步一旦迈出,就不会轻易停歇,在市委的支持下,筹备组各项工作陆续推进,人才的引进成为重组交行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重组后的交行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筹建分行的积极性,迅速扩张业务,在管理体制上大胆创新,采用两级法人管理体制。尽管两级法人体制在银行管理体制上存在一些争议,但是,在当时的背景下,在交行重组初期,却切切实实为交行带来发展的良机。
两级法人制让交行的分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壮大,人员和场地迅速扩张。然而面对几乎被四大专业银行瓜分殆尽的国内市场,交行的生存空间在哪里?
1986年7月24日,为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,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,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。交行的开业准备工作按照预期计划,逐步推进,人员、资金一一到位,然而,国务院关于交通银行开业的批文,却迟迟未到,但,时不我待, 1986年10月25日开始试营业。
1987年4月1日,经过艰难的重组之路,交行终于迎来了正式营业。中国金融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。作为改革先行者的交行人,接下来将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。
交行的开业激活了死水般沉寂的国内金融市场,然而面对传统专业银行的竞争,交行举步维艰,“取消双边开户”、“取缔交行”的呼声不绝于耳。国内业务不断受到挤压,让交行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,凭借在国外的良好声誉,交行尝试着走出国门。
作为振兴上海经济的重要布局,交行的成功组建,给上海带来了发展的契机,此次海外发行募集的资金,在上海的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在新加坡成功发行债券之后,又先后与日本大合、美国美林开展合作,交行的海外业务有序、扎实地开展,交行又再次登上国际金融舞台。
海外发债的成功,坚定了交行的海外发展的决心,在海外开设分行成为海外工作的重点,纽约、伦敦、东京,交行的海外分行逐渐分布世界各地。
海外探路的丰硕成果,让交行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开,交行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,逐步建立了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为主,保险、证券投资为辅的一行三司的集团化经营模式,确立了交行综合发展的道路。
随着上海分行保险业务的成功开展,全国各地二十几个分行纷纷来上海学习经验,先后在各自分行设立保险业务部。繁荣的背后,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统一核算带来的不安全性,也引起了交行领导层的重视,在充分调研后,决定成立一家全资附属的保险公司。1991年,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正式开业。
太平洋保险公司通过坚持不懈和敢打敢拼的精神,短短几年就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保险公司,太保的成功为交行混业经营打下良好基础,也为国内银行办保树立了典范。而作为混业经营的模式下另一个主角海通证券也发展迅猛。
交行是改革的先行者,交行的重组,激发了银行间交叉业务的竞争。这时,“三个一流”口号的提出,为交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优势,成为交行办行的宗旨,也成为交行重组初期企业文化的核心。
大规模的扩张为交行带来了快速发展,也让两级法人制的弊端暴露无遗,这种松散的管理和粗放的发展模式,为交行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。交行人审时度势,决定自我革新,实行统一法人体制。一级法人体制的确立使得交通银行的经营管理更趋规范,社会影响和市场形象进一步提高,为交通银行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。
法人制改革推进了交行的管理体制建设,同时统一的对外形象也得以确立。
统一法人后的交通银行并没有从此走上坦途,正当交行和太保、海通各项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,《商业银行法》的颁布,预示着太保、海通与交行脱钩在所难免,1998年,中央的决策更是让交行失去任何回旋的余地,与太保、海通的“脱钩”是交行人永远的痛。
经过几年的探索式发展,重组后的交行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,国际国内业务稳步增长。随着1997年香港的回归,香港分行回归母行的时机也逐渐成熟。
为了顺利回归母行,香港分行也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准备工作,交通银行规模最大、历史最悠久的海外分支机构,在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漂泊之后回归母行。
香港分行的回归,对于初登国际金融市场的交行来说,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。
优悦配音公司http://www.youyuedub.com,是一家优质的专业网络配音平台,本配音网是从事网络配音服务的专业配音工作室,提供广告配音,宣传片配音,微电影人物独白配音,颁奖配音,专题配音,童声配音,多媒体配音,小语种母语配音等各种外语配音录制服务。